气体检测器的维护周期与具体操作
气体检测器的维护周期需根据使用环境、传感器类型及厂家建议综合制定。以下从校准、传感器维护、日常检查及特殊维护四个维度详细说明:
-
校准周期
- 常规校准:正常使用环境下,建议每年校准一次。对于可燃气体检测仪,国家标准《JJG693-2011》明确要求检定周期不超过1年。
- 恶劣环境调整:若仪器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多尘或存在化学干扰物质的环境中,校准周期需缩短至每3-6个月一次。
- 特殊情况校准:仪器经历剧烈撞击、更换传感器或维修后,需立即校准。例如,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暴露于硫化氢环境后,必须重新标定。
-
传感器维护
- 灵敏度检查:电化学传感器建议每6-12个月检查标定一次,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每3-6个月测试响应值。若标定值偏离标准气体浓度超过10%,需更换传感器。
- 寿命管理:电化学传感器寿命通常为2-3年,催化燃烧传感器为3-5年。甲醛、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传感器建议每年更换。
-
日常检查与清洁
- 每周检查:
• 气体流量控制,维持30L/h标准流量
• 气路密封性,检查泵膜片、密封圈是否破损
- 每月维护:
• 更换进气滤纸,清理过滤罐积水
• 清洁探头及测量室,防止粉尘堆积影响检测精度
- 季度深度维护:
• 校准冷凝器温度至3±0.5℃
• 检查电路连接端子是否氧化,紧固松动部件
-
特殊维护要求
- 电池管理:锂电池每2年更换,镍氢电池每周检查电量,避免低电量运行
- 防水防爆维护:防爆型设备每6个月检查防爆密封件,多雨环境使用后需干燥处理
- 数据验证:固定式检测仪每季度用标准气体测试报警响应时间,要求30秒内报警
维护记录应包含校准日期、传感器批号、维护人员等信息,建议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跟踪设备状态。对于石油化工等高风险场所,可结合《GB50493-2019》要求制定更严格的维护计划,部分关键点位需实施每日功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