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行业是否需要气体检测器?
时间:今天是 2025-07-19 05:43:15 点击:7
食品加工行业是否需要气体检测器?
食品加工行业对气体检测器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关键领域:
-
监测有害气体浓度,降低安全风险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或使用多种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硫化氢(H₂S)、氨气(NH₃)等。这些气体若浓度超标,会对人员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 二氧化碳:常见于碳酸饮料生产和冷链运输(干冰形式),高浓度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案例显示,人员因未检测到CO₂泄漏而引发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
- 甲烷/氢气:用于加热或发酵过程,易燃易爆特性需通过防爆型报警器实时监测。
- 硫化氢/氨气:可能由腐败原料或清洁剂释放,需通过气体检测仪预警,防止中毒。
-
精准控制杀菌气体,保障食品卫生
食品加工中常使用二氧化氯(ClO₂)等气体进行空间消毒。气体检测仪可确保杀菌气体浓度处于有效且安全的区间:
- 浓度监测:避免浓度过高导致食品化学污染,或浓度不足影响杀菌效果。
- 工艺优化:例如在大型车间中,通过实时数据调整气体投放量,提升杀菌效率。
-
预防交叉污染,优化生产环境
车间不同区域可能存在气体交叉污染风险:
- 分区监测:通过多点布设检测仪,识别污染源并阻断扩散路径。例如,生鲜处理区与包装区的气体隔离。
- 环境调控:结合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数据可联动通风系统,抑制霉菌和虫害滋生。
-
技术设备选型与规范管理
食品加工行业需根据场景选择适配的检测方案:
- 固定式检测仪:适用于持续监测关键区域(如冷库、发酵车间),安装高度需根据气体比重调整(如甲烷靠近地面、氢气靠近天花板)。
- 便携式多气体检测仪:如英思科VentisPro5,可同时检测5种气体(CO₂、O₂、可燃气体等),并支持无线警报共享,提升团队应急响应能力。
- 定期校准:防爆型报警器需定期校准零点与量程,避免因传感器漂移导致误报或漏报。
-
合规与行业标准要求
食品安全法规(如HACCP、ISO22000)及职业健康标准(如OSHA)均对工作环境气体安全提出明确要求。使用气体检测器不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措施,也是通过审计认证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