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在地下管道的使用方法
一、设备分类与工作原理
地下管道检测仪主要分为两类:
- 电磁感应型:通过发射机向金属管道或带有金属标志线的非金属管道发送电磁信号,接收机通过感应磁场变化确定管线走向、深度。
- 雷达型(电磁波探测):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可探测所有材质的管道及掩埋物体,适用于复杂环境。
核心部件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生成探测信号,接收机通过磁场感应或电磁波反馈分析管线位置及状态。
二、操作前准备
- 设备检查:
- 确保设备电量充足,发射机、接收机、探头等部件连接正常。
- 携带辅助工具(如夹钳、手锤、铁锹)及防护装备(手套、护目镜)。
- 环境评估:
- 确认探测区域无强电磁干扰源(如高压线、大型电器),避免信号失真。
- 查阅管线图纸,明确目标管线类型(金属/非金属)、大致走向及埋深范围。
三、设备启动与参数设置
- 开机与自检:
- 模式选择:
- 根据管线材质选择探测模式:金属管线使用电磁感应模式,非金属管线选择雷达模式或声波模式。
- 接收机设置峰值模式(最大值)、谷值模式(最小值)或宽峰模式,现代设备还可选峰值箭头模式(结合峰值与谷值优势)。
- 信号参数调整:
- 设置发射频率(低频适合长距离探测,高频适合精准定位)及信号强度,复杂区域可搭配夹钳增强信号。
四、探测操作步骤
- 初步定位:
- 沿管线预设路径水平移动接收机,观察信号强度变化。当信号最强时,标记管线大致走向。
- 深度测量:
- 使用垂直法(探头与地面垂直)确定埋深,或通过水平天线法计算深度差。
- 精确定位:
- 沿标记路径缓慢移动设备,接收机显示信号峰值处即为管线正上方。
- 复杂区域(如管线交叉)可多次扫描,对比信号强度差异。
五、防腐层检漏方法
- 信号注入法:
- 发射机向管道发送交流信号,防腐层破损处会形成电流回路,地面辐射信号最强点为漏点。
- 人体电容法:
- 操作员手持检漏仪移动,靠近漏点时仪器发出声音警报,漏点正上方信号强度最大。
- 数据分析:
- 使用设备软件生成漏点分布图,记录漏点坐标、深度及破损程度,生成检测报告。
六、设备维护与安全事项
- 日常维护:
- 探测后清理探头污垢,检查电缆接口是否松动。
- 定期校准信号精度,避免长期暴露于潮湿环境。
- 安全规范:
- 远离高压设施,避免雷雨天气作业。
- 密集区域优先使用夹钳,减少信号干扰。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完成地下管道的定位、深度测量及防腐层检测,保障施工安全与管线维护效率。具体操作需结合设备型号及现场条件调整参数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