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能测塑料加工废气吗?
塑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硫化物、苯系物、非甲烷总烃等有害物质。针对这些污染物,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检测仪器能够实现精准监测,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检测仪器类型及原理
-
VOC检测仪
- 原理:通过光离子化(PID)或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例如,手持式VOC检测仪可实时显示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值,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
- 应用场景:注塑车间、塑料造粒等高温工况下的非甲烷总烃、苯系物检测。
-
红外光谱分析仪
- 原理:利用气体分子对红外线的吸收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同时分析多种气体成分,如CO、SO₂、NOx等。
- 优势:可检测上千种红外活性气体,适合复杂废气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
恶臭污染物分析仪
- 原理:集成电化学传感器阵列,针对塑料加工中产生的氨、三甲胺、硫化氢等恶臭气体进行多参数监测,并计算臭气浓度(OU值)。
- 标准符合性:符合《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ABS、PS等塑料再生工艺的废气监测。
-
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分析仪
- 特点:无需样品预处理,直接抽取高温废气进行原态分析,适用于密闭空间或高温环境。
- 应用案例:塑料熔融造粒阶段的多组分气体检测,如苯乙烯、甲苯等。
二、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
-
采样与预处理
- 需根据废气温度选择探头材质(如耐高温采样管),避免冷凝导致的成分损失。
- 高浓度粉尘环境需配备过滤装置,防止传感器堵塞。
-
参数设置
- 根据检测目标设定量程(如VOCs量程0-10mg/m³,分辨率0.01mg/m³)。
- 实时监测时需校准零点和量程点,减少交叉干扰。
-
数据记录与分析
- 部分仪器支持SD卡存储或无线传输(蓝牙、ZigBee),便于生成检测报告。
- 复杂成分需结合化学计量算法(如PLS模型)进行多组分解析。
三、维护与校准
-
日常维护
- 定期更换滤膜或清洗探头,避免污染物残留影响精度。
- 潮湿环境需加强防潮措施,防止传感器腐蚀。
-
校准周期
- 电化学传感器建议每3个月校准一次,PID光源寿命约1-2年需更换。
- 红外仪器需使用标准气体进行多点校准,确保光谱库更新。
四、行业应用实例
- 注塑车间:采用VOC在线监测系统+光氧催化设备,实时监控非甲烷总烃浓度,超标时触发报警。
- 塑料再生厂:使用恶臭污染物分析仪监测ABS造粒过程中的苯乙烯、二甲硫醚排放,确保符合地方环保标准。
综上,塑料加工废气检测需根据污染物类型、浓度及工况选择合适仪器,结合规范操作与定期维护,可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